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记者 宋雪)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五一假期将至,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提示,在坚持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专家: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与疫苗特性和个人体质有关

部分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感觉不舒服,或者怀疑自己有不良反应。疫苗的不良反应受哪些因素影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实际上,不良反应的产生与疫苗的特性有关,还与个人的特殊体质以及个体差异有关。“包括人的年龄因素、健康状态和既往的过敏史等因素都有关系。”王华庆表示,“我们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水平,进一步控制风险,让接种疫苗的人更安全。”

全国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超80%

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第一线,相对来说感染风险较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介绍,从去年开始,医务工作者就是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之一。各地按照统一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方便医务人员接种,同时也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截至目前,全国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已超过80%。

此外,王华庆强调,在目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要想让疾病流行的强度减缓下来,或者让流行终止,疫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他表示,建立免疫屏障的作用有三个:第一,免疫屏障的建立可以让疾病流行减缓,最终达到终止流行的目的;第二,当人群中有免疫力的人所占比例较大的时候,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就终止了,变异也会减缓;第三,免疫屏障的建立可以让因接种禁忌或年龄受限而无法接种疫苗的人也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