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卫生健康适宜技术分会官网 登录 / 注册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凝聚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写在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召开之际
添加人:孙换玲     添加时间:2020年04月14日     阅读: 682 次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将于1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此次会议是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后,东亚地区就共同应对疫情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体现了东亚国家携手抗击疫情、维护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心和意愿。人们期待本次会议在加强防控合作、提高卫生合作水平、推动务实合作与经贸往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凝聚合作共识

       病毒没有国界,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抗疫胜利。在新冠疫情发生早期,地缘相近、交往密切的东盟与中日韩即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当中国面临巨大抗疫压力时,日本、韩国及东盟多国向中方提供了医疗物资。随后,中方也向日韩及东盟多国提供了大量对方急需的医疗物资。中国医疗专家与韩国及东盟同行也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不断交流疫情防控及诊疗经验。一支支中国医疗专家组赶赴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缅甸等东盟国家,协助当地应对疫情。对于这些及时的支援,柬埔寨首相洪森赞之为“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

       目前,本地区已有一些国家遏制了病毒传播或延缓了疫情蔓延,但新冠疫情的威胁并没有消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葛西健3月31日提醒说,应对新冠疫情是一场“持久战”,“疫情在亚太地区远未结束”。

       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携手抗击疫情是唯一正确选择。

       日本岛根县立大学教授、东北亚地区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晓东说,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此时举行意义重大,希望会议能推动各国进一步交流经验,形成具体的合作机制。

       菲律宾智库亚洲太平洋协进基金会国际关系研究员卢西奥·皮特洛说,当前东盟一些国家确诊病例仍在快速增长,迫切希望与中日韩合作抗疫,相信这次会议将帮助本地区各国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协调各国援助公共卫生能力薄弱的国家。

       加强政策协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国际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公共卫生合作,并就防控政策保持沟通。在这方面,东盟与中日韩协调努力的步伐已经迈出。

        2月20日,在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上,中方建议推动中国与东盟卫生、检疫、交通、出入境等部门密切协调,探讨建立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中国-东盟防疫物资储备中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速度,加强物资保障能力。

       3月13日,中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视频会议,双方探讨了下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合作的重点方向和具体举措。

       3月20日,在中日韩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视频会议上,三国外长同意探讨相互衔接的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专家认为,合作抗击疫情的呼声在东亚地区日渐高涨,此次领导人特别会议无疑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协调抗疫政策、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高层次平台。

     “东盟与中日韩人口众多、人员往来频繁,如果本地区能建立高水平的疫情防控协调机制,将对全球应对疫情作出重大贡献。”皮特洛说。

       护航经济发展

       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诞生。20多年来,10+3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被公认为多边合作的成功样板。

眼下,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全面冲击,多国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10+3合作机制被各方寄予厚望,希望该机制能够帮助东盟和中日韩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地区经济拉回复苏轨道。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黄载皓说,疫情之下各国都面临经济难题,本国利益优先的氛围也更加浓厚,如何维护开放的经济潮流、维护“地球村经济”将是本次领导人特别会议的重要任务。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认为,加强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经贸联系、探索疫情后恢复经济的道路将是与会各方关心的重要议题。

       东盟和中日韩经济总量庞大,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贸易交往密切,10+3国家贸易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属区内贸易。专家认为,东盟和中日韩若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接,共同推动本地区生产及贸易恢复,将助力各国渡过难关。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政治学教授阿兹米·哈桑认为,长期来看,东盟与中日韩需要共同制定一个行动计划,确保未来本地区贸易活动能有效开展。(执笔记者:袁梦晨;参与记者:莫华英、高红、耿学鹏、林昊、郁玮、郑世波、梁辉、汪瑾、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