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卫生健康适宜技术分会官网 登录 / 注册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湖北病例“暴增”原因何在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20年02月14日     阅读: 739 次     来源:中国健康网


□首席记者 刘志勇

 
“2月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2月13日,湖北省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数字后感到吃惊。在11日、12日公布的疫情信息中,湖北省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分别为2097例、1638例。只看数字,湖北省新增病例为何会突然暴增近十倍?
 
非常时期“宁错勿漏”
 
“临床诊断病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病例诊断标准中,针对湖北省专门列出的一个诊断类别。根据第五版诊疗方案,临床诊断病例是介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中间的一类病例,“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即为临床诊断病例。
 
也就是说,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有区别。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全球健康系主任向浩指出,疑似病例只要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即为临床诊断病例,这就是说,疑似病例只要拍CT,有新冠肺炎肺部病变的特征,在没有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就成为临床诊断病例。
 
核酸检测一直是新冠肺炎诊断的“金标准”,但具有相当比例的假阴性,这在湖北疫情快速发展时期引发了临床专家的担忧。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曾通过社交平台表示,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新冠肺炎首选诊断方法,一度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非常时期“宁错勿漏”逐渐成为临床共识。这种临床主张在第五版诊疗方案中得到体现,湖北单独增加了一类。
 
2月13日,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医院许多时候需要借助临床诊断来帮助进行病例确诊。增加临床诊断病例,有益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多一个判断。
 
童朝晖指出,在本次新冠肺炎的确诊工作中,既要参考核酸检测的化验结果,也要分析CT影像,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临床表现等,做出综合全面的判断分析,而不能只片面强调某一种方式的重要性。
 
口径变化造成数据“震荡”
 
记者详细梳理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的每日疫情情况通报发现,此前,湖北省已开始单列发布临床诊断病例数字。
 
2月11日发布的通报指出,截至2月10日24时,湖北省“现有疑似病例16687人,其中集中隔离17259人(含临床确诊病例)”。这里的“临床确诊病例”实际上是被误写的“临床诊断病例”。此后一天的通报指出,湖北省“现有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集中隔离15514人”。而在2月13日的通报中,“临床诊断病例”数字开始与确诊病例合并发布。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湖北省的各项病例数据并未出现大幅变动,但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造成了感官上的数据“震荡”。
 
根据第五版诊疗方案,湖北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同时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无法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患者、疑似患者等在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治疗观察;而定点医院主要用于抢救重症、危重症患者和疑似危重症患者。据此,临床诊断病例应该先在集中隔离点收治,疾病进展至重症或危重症,应去定点医院;没有进展但病原学检查即核酸检测阳性后,就应被确诊为轻症患者,在方舱医院内集中收治。(本报记者毛旭对本文亦有贡献)